2018/03/09 18:14
台東紅藜產量是全台灣第一,今年產值估計突破28億元!不過在3年前紅藜只是原住民的傳統作物,還不被當成食物,而是種植在稻田旁用來驅趕小鳥的作物,沒想到自從水保局技術輔導、行銷宣傳,再搭上健康飲食風潮,讓紅藜的身價翻了好幾倍。
整片紅藜田8成已轉紅,農民穿梭田間忙著採收並分析紅藜特性,已經耕種到瞭若指掌,用手輕輕搓外殼剝落,裏頭就藏著營養豐富的紅藜。
不僅含有植化素抗氧化性強,還能增加防癌力,膳食纖維也比一般白米多10倍。
從台東南迴高空俯瞰沿線山間,紅藜種植面積幅員廣大,然而紅藜雖是傳統作物,但過去不被當成食物,只是驅趕小鳥的稻田配角。
青農高世忠說,他們消費者市場對於養生食品信賴、依賴度大,才發覺說紅藜也可以用來種植。
這3年台東水保局介入推廣,生產技術指導配合整合行銷,台東紅黎季接連幾年改善硬體,未來還要砸千萬建設加工中心。
這樣的努力推廣,也讓種植面積從2015年80公頃,在4年後擴大到300公頃,產量也翻3倍!批發價格也從每公斤160元上升到250元,年產值突破20億元,今年預估能突破28億元。
農委會水保局王志輝分局長表示,既然台灣有本土種的紅黎,如果鼓勵原住民種植,對於改善南迴地區收入與居民生活品質,會有很大的幫助。
紅藜經濟作物提升原住民收入,也增加就業機會。而不只是台東,屏東同樣藏有這紅色瑰寶。
紅藜雖然不是屏東三地門「瑪家鄉」的原生植物,但3年前透過科技種植改良土壤種植紅藜,有飯店還特別研發紅黎餐點。
看中營養價值沙拉、甜點、米飯通通加入紅藜,提升口感和質感,且不只飯店,6、7家食品大廠也下訂契作合約,生產將近20種紅藜產品,蛋捲、薄餅、發酵液、麵條、酒類通通有。
農會說,紅藜產品都是消費者首選,可能占比快要超過一半了。
健康意識興起,紅藜商機越滾越大,不只是經濟價值翻倍,連帶年輕人返鄉意願提高,永續傳統作物,更為這片土地創造循環經濟。
資料來源:https://goo.gl/PNwWCN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